Home中国

瑞典电信巨头爱立信担心与中国的关系

《中欧全面投资协议》(CAI)也有着类似的命运,就该协议文本已于2020年12月达成一致。最近在中国对一些欧洲官员和一些欧盟智库实施制裁之后,欧洲议会宣布冻结批准程序。也许北京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反应。首先,中国只是对最初的布鲁塞尔制裁进行了报复。其次,中国强调,CAI是双赢的协议。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吸引更多外资并确保国内对优质商品和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的机会。对于欧洲而言,这是扩大销售市场的潜力,相应地也有类似机会吸引中国资本进入某些经济领域。2020年12月全球媒体报道说,中国在降低欧洲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门槛以及平衡欧洲和本地投资者的权利方面做出了让步。其中,禁止外国投资的负面清单项目最近减少到123个,而去年有131个被禁止。然而由于政治原因,经多年谈判终于取得进展的协议在一夜之间被叫停。尽管布鲁塞尔当然理解中止批准该协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但意识形态占了上风。周戎专家指出,瑞典和爱立信的情况相似,但有细微差别:这里中国的损失会很小。

他解释说:“人类社会需要发展,技术也需要进步。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已经不可能把中国再排斥在整个国际市场之外。即使在阻挡华为进入瑞典市场这件事上能够得逞,但是他们也无法阻挡中国在其它地区的技术发展。众所周知,中国刚刚签署RCEP协定,仅东盟国家就有约6亿人口。再加上我们与韩国和中东海湾国家也都有合作,可以说是东边不亮西边亮。哪怕瑞典这一小市场挡住了我们,但是不表示整个欧洲市场也都会拒绝中国。而且我不认为这件事情会影响到全球科技技术的进步,因为西方世界包括很多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中又有成百上千的公司。有人放弃这片市场,就会有人来占据。”

看来企业将不得不承受全部后果。爱立信以5亿欧元发行8年期债券时,警告投资者可能存在的困难绝非偶然。从瑞典国家的角度来看,获得支持的前景非常模糊。美国上届政府曾提出通过收购像爱立信这样公司的股份创建巨大的全球可信赖的供应商的想法。但是现在这个想法已经破灭。美国又在主张建立自由市场和不干涉经济事务。只是政治局势并没有因此发生任何改变。